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研究生讀幾年才能畢業,研究生一年的費用是多少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研究生讀幾年才能畢業
研究生讀一般2年或3年畢業。
對于研究生來說,一般考上研以后需要讀兩到三年,其中,學術型的研究生多數都是需要讀三年的,也有部分學術研究生是只需要讀兩年半即可。前兩年的研究生課程主要是基礎課和專業知識課程,第三年或者后半年是用來完成畢業論文和實習求職的其他過程的。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就讀年限為3年,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為2年。
碩士研究生可以分為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所以,這兩類在就讀年限上也是有區別的,這都是和專業有關系的。一般地,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就讀年限為3年,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為2年,好的學校是3年,有特殊情況的存在。不同學校對研究生的要求不同,目前有兩年、兩年半、三年這三種,可申請提前或推后畢業,所以畢業時間并不是固定的,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我國研究生主要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全職研究生主要是通過擁有各高等院校所辦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試。兼職研究生是適應時代需求,響應產學結合時代需要,開設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學習方式。
2.學術碩士是指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的學院,其畢業是授予的學術型學位;專業碩士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是為社會培養可用型人才,是克服學術碩士不足的一種新形式。學位制對考研報考者沒有明確的年齡要求。與專業碩士有年限要求,大專同學考研需要5年工作經驗、本科同學好煙需要3年工作經驗,已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需要滿兩年工作經驗,可直接報考。
3.3學年:修一學年和二年的上學期,總共1.5年,如果修得快,可以在第一年就完成課程。通常在研二第一學期末進行“開題報告”,確定論文研究內容。以后一年半是論文階段,研三上學期將進行中期答辯,判斷研究的進度、有沒有發表論文,下學期5~6月,學位論文答辯。
研究生一年的費用是多少
研究生一年的費用是多少介紹如下:
研究生學費學碩一般在8000-10000左右,專碩的話1萬到幾萬不等,非全日制的更高,具體還要看學校,研究生期間也可以申請獎學金與助學金。
若是全日制學術型三年制研究生,每年學費一般為8000元,生活費大約為1500-2500元,根據城市消費水平和個人生活水平,消費上會有所差異。住宿費一年一般為1200-1800元。
若是全日制專業型研究生,學費差異很大,不同專業學費不同,上限為28000元/生/學年,學制一般為兩年,所需費用較貴,比如北大光華金融專碩學費兩年共計12.8萬,北大經濟學院金融專碩兩年共計9.9萬。
研究生(研究生學歷)研究生(Postgradu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種學歷,一般由擁有碩士點、博士點的普通高等學校和研究生培養資格的科研機構開展,以研究生為最高學歷,研究生畢業后,也可稱研究生,含義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人。
在中國,研究生主要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全日制研究生是通過擁有各高等院校舉辦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來進行招生,學制最少為2年或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在2017年以前主要是指在職研究生,主要通過十月聯考、同等學歷申碩、一月統招在職研究生等方式進行招生;從2017年(包括2017年)起,雙證在職研究生統一命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參加12月底的全國統考,劃定相同分數線,畢業時同樣獲得雙證。招收與培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單位既有擁有碩士點和博士點的高等院校,也有相關科研機構。在中國大陸地區,普通民眾習慣將碩士研究生稱為“研究生”,將博士研究生稱為“博士”。2015年,我國在學研究生共191.14萬人,招生64.51萬人,畢業55.15萬人。
考研究生怎么選學校和專業
通常來說,考生在考研報名時,首先會選擇好學校,其次會選擇差點學校的好專業。但據了解,有關高校研究生導師介紹,考生要把專業選擇作為首要的考慮因素。在此建議大家在報考院校時,先選定專業,從專業的角度選擇學校。因為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側重于學生的學術科研能力,是向高度專業化的過渡。擴展資料
考研究生選學校和專業的方法:
第一步、專業范圍選擇
(一)考研可選擇的“本專業”
例如某同學本科就讀專業為“金融學”,該專業屬于“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該一級學科下有“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10個專業。對于該同學而言,這10個專業均為考研可選擇的“本專業”。
(二)考研可選擇的“相近專業”
例如某同學本科就讀專業為“金融學”,該專業屬于“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與該一級學科平行的一級學科為“理論經濟學”,“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之下有“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6個專業。對于該同學而言,這6個專業均為考研可選擇的“相近專業”。
(三)考研可選擇的“跨專業”
不屬于本科就讀專業所屬學科門類的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則為考研可選擇的“跨專業”。
第二步、碩士類型選擇
(一)類型說明
中國提供兩種類型的碩士學位供考生進行選擇: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
學術型碩士按學科設立,其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專業碩士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兩種碩士類型均為全國統一考試、全日制培養并發放雙證。
(二)應試難度說明
1、絕對難度:從初試科目、試卷難度、分數要求三方面進行比較,一般而言專業碩士的絕對難度要低于學術型碩士。
2、相對難度:從報名絕對人數、報名錄取比例、實際錄取分數線、復試差額錄取比例四方面進行比較,一般而言專業碩士的相對難度要低于學術型碩士。
第三步、意向專業選擇
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前面兩個步驟,確定自己想考的專業,確定是否跨專業考試。
第四步、意向地區選擇
(一)就業原則
未來打算在哪兒就業,就選擇在哪個城市讀研。
這是讀研選擇地區的第一原則。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學校較多,同理每年的各學歷層次的應屆畢業生較多,工作競爭相對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讀完研究生后,同學將回到家鄉所在省的省會就業,則選擇在本省省會讀研為更好的選擇,既利于人脈積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緣優勢。
(二)安家原則
未來打算在哪兒買房子、組建家庭,就選擇在哪個城市讀研。
這是讀研選擇地區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未來每位研友都需要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顧父母。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買房壓力大,如北京房價動輒2—4萬元每平,成家安定下來相對非常困難;而其他的省會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對輕松。例如,如果家庭經濟狀況不是特別富裕,原則上不建議選擇北京、上海、廣州、杭州作為安家的城市。
(三)經濟原則
相比較而言,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讀研需要承擔更大的經濟壓力,固比其他省會城市對于家庭經濟狀況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讀研的`學費、生活費、其他開銷,將遠遠大于在武漢、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區、二區選擇
按照地域原則,教育部將不同的省份劃分為一區、二區,每年的考研復試分數線也分為一區線和二區線。相比較而言,每年國家二區總分線比國家一區總分線要低10分,單科分數線也更低。隨著考研人數的逐年遞增和招生的結構性轉變,考研的總分線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讓很多學生與成功失之交臂。有鑒于二區省份對于總分線和單科線的要求更低,更加適合不愿意承擔考研風險、基礎較弱的同學選擇。
第五步、意向碩士點選擇
選哪一個學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適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還要看自己能夠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礎很好,又能抽出時間來復習,應該考重點學校;反之則是一般的學校。再有報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慮的。一般地說,還是就近報考、學習比較好。
第六步、自我競爭力分析
個人的能力,考研目標院校的選擇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確保有機會考上,如果選擇的學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幾乎等于零,這就沒有意義。這一點與第二點似乎有些沖突,其實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標院校應該是個人能力與個人抱負的交叉點上。
第七步、意向碩士點競爭難度分析
(一)參照往年的報錄比
碩士點的報名錄取比例越高,則難度越低。
碩士點的總分和單科線越低,則難度越低。
(二)初試參考書分析
1、不指定參考書。此類碩士點非常注重學生平時的個人修養,專業課考試難度較高,一般不建議選擇。如果一定要報考這類院校專業,可參考同等院校專業所給出的參考書目。
2、指定參考書。大多數院校都會給出具體的專業參考書目。
(三)復試差額錄取比例
復試差額錄取比例越大,難度越大。
第八步、確定目標碩士點
確定目通過以上步驟,最終確定目標院校和專業標碩士點。
讀研一般要幾年
讀研一般要讀2到3年,其中學術型碩士多數都是3年,也有2年半的。一般來講,前兩年是基礎課和專業課學習時間,通常可以修完絕大部分學分;第三年用來完成畢業論文、實習和求職。專業型碩士多數是兩年,也有學校是3年的。
在中國,研究生主要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全日制研究生是通過擁有各高等院校舉辦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來進行招生,學制最少為2年或3年。
研究生報考條件:
本科學歷人員如果考研究生,只需要是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即可報名,與畢業年限無關。拿到本科學歷畢業證書之后,就能直接報名并參加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
高職高專學歷人員需要獲得國家承認,經2年或2年以上(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9月1日),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
各位學員報讀之前需了解清楚意向專業和院校的學制規定,做好合理的學習計劃。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