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人員教育培訓每年不少于
涉密人員每年接受的保密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個學時。這些培訓包括但不限于保密形勢任務教育、保密法律法規(guī)教育、保密知識技能教育以及涉外保密教育等,旨在提高涉密人員的保密意識和技能。培訓方式可以多樣化,包括培訓班、報告會、講座、知識競賽、警示教育展、技術演示等,以確保教育的有效性。機關單位需要對涉密人員參加保密教育培訓的時間、內容、考核等情況作出詳細記錄,并建立培訓檔案 。
涉密人員的分類管理
涉密人員分類管理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作,主要目的是確保國家秘密的安全性。涉密人員可以他們需要經過嚴格的背景審查和安全認證,并簽訂保密協(xié)議。重要人員在涉密工作中具有一定重要性和特殊職責,需要提供完整的個人信息和履歷,接受安全審查和培訓。一般人員則從事一般涉密工作或不直接接觸涉密信息,他們應了解國家的涉密政策和法規(guī),遵守工作流程和規(guī)定。
涉密人員管理的內容包括分類確定、上崗審查、在崗管理、出國(境)管理以及離崗離職管理等。分類確定是指按以崗定人的原則,確定涉密崗位及涉密人員等級,采取不同管理措施。上崗審查是對擬任(聘)用涉密人員進行嚴格審查,對核心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還應對其配偶、子女的有關情況進行審查。在崗管理包括開展保密教育培訓、組織簽訂保密承諾書等。出國(境)管理要求涉密人員出境需經批準,并進行保密教育和提醒。離崗離職管理則要求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guī)定就業(yè)或泄露國家秘密。
涉密人員管理的原則、內容和主體在《關于進一步加強涉密人員保密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有詳細規(guī)定,強調了涉密崗位和涉密人員的科學確定、嚴格審查和分類管理的重要性。涉密人員管理需要涉密人員所在部門、機關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和保密工作機構各盡其責,分工合作,相互配合。
核心涉密人員脫密期不少于
核心涉密人員的脫密期一般不少于2年,最長可達3年。這個期限可以設定超過一般規(guī)定的脫密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