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走麥城的主人公是誰
敗走麥城的主人公是關羽。這一事件發生在東漢末年,關羽在荊州被孫權的將領呂蒙和陸遜設計奪取后,退守麥城。在麥城,關羽面臨了東吳軍隊的圍攻,最終在突圍時被東吳將領潘璋的部下馬忠所擒,隨后被孫權下令處死。這一歷史事件后來被用來比喻陷入絕境,形容即使是非常成功的人也有失敗的時候。
關羽為啥會敗走麥城
關羽敗走麥城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其原因多方面。關羽在戰略上過于自信,未能充分估計到東吳的威脅,導致荊州防備空虛,被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成功。關羽與同僚關系處理不當,如與劉封、孟達的關系緊張,導致在危難時刻未能得到及時的支援。關羽的軍隊在長期戰斗后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加之糧草不足,戰斗力大幅下降。孫權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得關羽的軍隊軍心渙散,最終在麥城被圍困,關羽及其子關平被擒并最終被殺。
關羽的失敗,從戰略上講,是因為他沒有處理好與盟友的關系,同時過于自信,未能及時調整戰略應對變化。從戰術上講,他的軍隊在連續作戰后已經疲憊,補給線又被切斷,導致戰斗力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關羽個人勇猛,也難以扭轉戰局。這場戰役也標志著三國鼎立的局面開始動搖,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羽敗走麥城的起因經過結果
關羽敗走麥城是三國時期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其起因、經過和結果如下:
起因:
1. 劉備在漢中取得勝利后,關羽受到鼓舞,計劃北上攻取襄樊,以擴大蜀漢的勢力范圍。
2. 曹操派出于禁等將領前來救援曹仁,并命令徐晃屯兵宛城。
3. 孫權感到劉備勢力的增長對自己的威脅,決定與曹操結盟,共同對抗關羽。
經過:
1. 關羽利用山洪爆發水淹了于禁的七軍,龐德被殺,于禁投降,關羽聲威大震。
2. 曹操因關羽的威脅考慮遷都,但最終決定與孫權結盟,共同對抗關羽。
3. 孫權派遣呂蒙襲取荊州,呂蒙采用“白衣渡江”的計策,成功騙過關羽,荊州守將傅士仁和糜芳投降東吳。
4. 關羽得知荊州失守后,士兵士氣低落,被徐晃擊敗,被迫退守麥城。
結果:
1. 關羽在麥城被東吳軍隊圍困,城內糧草斷絕,士兵大量逃亡。
2. 關羽試圖從小路突圍,但中了東吳的埋伏,被潘璋和朱然所擒。
3. 關羽和其子關平被俘后,因拒絕投降而被孫權殺害。
關羽的失敗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他的驕傲自大、性格缺陷以及所處的復雜政治環境。他的失敗不僅導致了個人的悲劇,也對蜀漢的國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得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失去了荊州這一關鍵支撐點,蜀漢的勢力從此開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