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素材
以下是202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跡素材:
1. 俞鴻儒:作為我國高超聲速風洞奠基人,俞鴻儒院士研究風洞技術已有60余年。在國家資金緊張之際,他選擇了省錢的研究路徑,并成功完成試驗。在報國家獎項時,作為主要設計者的他卻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最后。
2. 劉玲琍:湖南衡陽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她扎根講臺,堅持讓聽障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中學習開口說話。33年來,她教的80多名聽障學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學。
3. 孟二梅:北京強降雨導致K396次列車迫停在門頭溝落坡嶺站,近千名乘客被困。孟二梅作為落坡嶺社區黨支部書記,承諾“只要有我們一口吃的,肯定有你們的”,并帶領社區扛起了近千名滯留乘客的生死安危。
4. 張雨霏:中國游泳女隊的領軍人物、奧運冠軍。在2023年杭州亞運會上,即使高燒39度4,依然贏得了她在本屆亞運會上的第5枚金牌,并最終以六金成為金牌最多的運動員。
5. 楊華德:中國的水稻專家,在布隆迪的田間地頭勞作,幫助該國水稻產量由平均每公頃3噸提升至10噸,讓中國的雜交水稻成為擺脫貧困與糧食困境的“金鑰匙”。
6. 牛犇:89歲的國家一級演員,70多年來精心刻畫了200多個經典熒幕形象,全力以赴演好每一個角色,即使受傷也堅持完成角色。
7. 穆言靈:未提供具體事跡。
8. 張連鋼: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的大國工匠,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他和團隊用1000多天完成國外常規8到10年建設任務,展現了中國速度。
9. 蕭凱恩:香港視障歌唱演員,3個月大時因眼癌摘除眼球。她在黑暗中追逐音樂夢想,20歲時已贏得超70個音樂比賽獎項,并經常參加義演籌集善款。
10. 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近些年,飛行二大隊勇擔使命,駕駛著“轟-6k”戰巡南海、繞飛臺島、演兵西太,飛出了不斷延伸的時代航跡。
這些人物的事跡不僅展現了個人的卓越成就,也體現了他們對社會和國家的貢獻,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的榜樣。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素材
以下是202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素材,包括他們的事跡和頒獎詞,供您參考:
1. 俞鴻儒:老科學家
- 事跡:俞鴻儒是我國高超聲速風洞奠基人,研究風洞技術已有60余年。在國家資金緊張之際,他選擇了省錢的研究路徑,并成功完成試驗。盡管在申報國家獎項時,他作為主要設計者卻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他的貢獻和成就無法被忽視。
- 頒獎詞:前輩布下的奇子,蟄伏深空的巨龍。做別人不敢做的,做別人做不成的,他獨辟蹊徑,一往無前。撥開科學的霧,蕩去歲月的塵,我們看到一位科學家黃金般的心。
2. 劉玲琍:特教老師
- 事跡:劉玲琍是湖南衡陽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她扎根講臺,堅持做一件事,就是讓聽障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中,學習開口說話。33年來,她教的80多名聽障學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學。
- 頒獎詞:眼耳鼻舌身意,色香聲味觸法,用盡所有,為生命解鎖。她從命運那里奪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帶領孩子們飛離寂靜的牢籠。聽,每一個新的發音,都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3. 孟二梅:社區干部
- 事跡:去年7月30日,北京強降雨致K396次列車迫停在門頭溝落坡嶺站,近千名乘客被困。孟二梅承諾“只要有我們一口吃的,肯定有你們的”,她和社區的居民把家里所有的物資都拿了出來,想盡辦法讓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凍餓。
- 頒獎詞:安頓落難者,照顧鄉親們,一句話驅散冷雨,一握手溫暖人心。是誰在偏僻的角落里,排布下如此可信賴的人?過去無緣相識,因為她平凡,危難中堪當重任,因為她不忘初心。
4. 張雨霏:泳壇名將
- 事跡:張雨霏參加杭州第19屆亞運會,并斬獲六枚金牌,被評為“最具價值運動員”。她是賽場上的“勞模”,平均每四天一次比賽,如此高強度的賽程,如果為自己,可以不去,但是為祖國,她必須去。
- 頒獎詞:寧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燒,不讓情緒在失敗中沉淪。哪吒,就是要脫胎換骨;蝶后,一定是蝶變之后。探索運動的極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軍是勝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5. 楊華德:水稻專家
- 事跡:在布隆迪的田間地頭,楊華德和團隊手把手的幫助下,布隆迪水稻產量由平均每公頃3噸提升至10噸,這讓中國的雜交水稻真正成為擺脫貧困與糧食困境的“金鑰匙”。
- 頒獎詞:絲綢包裹的種子,來自中國,飽滿飄香的稻谷,長在非洲。從一個項目,到一個產業,黃皮膚漢子的執著,讓黑皮膚的兄弟,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意。稻浪千重,路遠情長。
6. 牛犇:老藝術家
- 事跡:89歲的國家一級演員牛犇,70多年來精心刻畫了200多個經典熒幕形象。即便是很小的角色,他都會全力以赴。
- 頒獎詞:流浪進電影的苦兒,依然在跋涉的老戲骨,賦予角色生命,帶給人間笑聲。人們忽略他的名字,但記住了他塑造的生活。他站在聚光燈下,堅守遠超出銀幕的邊界。
7. 穆言靈:友誼使者
- 事跡:穆言靈跨越三代的情緣,歲月化不開,大洋隔不斷。同行一條路,共飲一口井,蘊含友誼的土地,割舍不下的鄉情。超越制度、文化和語言,承載友愛、情誼、和平。
- 頒獎詞:柳杉根深,鼓嶺綿綿。跨越三代的情緣,歲月化不開,大洋隔不斷。同行一條路,共飲一口井,蘊含友誼的土地,割舍不下的鄉情。超越制度、文化和語言,承載友愛、情誼、和平。
8. 張連鋼:大國工匠
- 事跡:張連鋼和團隊在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用1000多天就完成國外常規8到10年建設任務。
- 頒獎詞:這一塊好鋼,用到了刀刃上。把買不來的做出來,還要做到最快,最強,最智能,天降大任于己,何惜筋骨體膚,唯心志所向,百折不回。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9. 蕭凱恩:視障歌唱演員
- 事跡:香港視障歌唱演員蕭凱恩,3個月大時,因眼癌摘除眼球。她通過摸盲文點字樂譜和聽錄音反復背誦,一點一點學會了彈鋼琴。她在黑暗中追逐音樂夢想,20歲時已贏得超70個音樂比賽獎項。
- 頒獎詞:假如給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父母,第二天她會登上山頂,眺望維港,從日落到日出,第三天,她要走更遠,去看望她歌唱過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10. 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藍天衛士
- 事跡: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近些年,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勇擔使命,駕駛著“轟-6k”戰巡南海、繞飛臺島、演兵西太,飛出了不斷延伸的時代航跡。
- 頒獎詞:大鵬保持向上的姿態,時代賦予最大的托舉。從前的孤勇者,如今是國之重器。苦練精飛,逐浪驅敵。南海、西太、繞島,離弦之箭,射向深藍。
這些人物的事跡和精神,不僅感動了中國,也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行動指南。希望這些素材能為您的寫作或演講提供幫助。
中國十大人物事跡
以下是中國十大人物及其事跡的簡要介紹:
1. 李大釗: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一生的奮斗歷程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緊密相連。
2. 袁隆平: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為解決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3. 錢學森: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他為中國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
4. 鄧稼先:中國科學院院士、核物理學家,被譽為“兩彈元勛”。他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為中國核武器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5. 屠呦呦: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藥學家。她因發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6. 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在中國公共衛生事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在2003年抗擊SARS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7. 于敏:中國“氫彈之父”、著名核物理學家。他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對中國核武器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8. 盧鶴紱:中國科學院院士,為中國的核物理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9. 李四光: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他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為我國的地質、石油勘探和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10.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作為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他為中國在核潛艇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些人物的事跡不僅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也為全人類的福祉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