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認定體檢哪些項目
教師資格認定體檢通常包括以下項目:
1. 內科檢查:包括心臟、肺部、腹部等器官的檢查。
2. 外科檢查:包括身高、體重、皮膚、淋巴、脊柱四肢關節(jié)等的檢查。
3. 眼科檢查:視力、變色力等。
4. 五官科檢查:聽力、嗅覺、面部、咽部、口腔唇腭、齒等。
5. 心電圖檢查:檢查心臟的電生理活動。
6. 肝功能檢查:包括轉氨酶等肝功能指標。
7. 血糖檢查:檢查血糖水平。
8. 腎功能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等腎功能指標。
9. B超檢查:腹部器官的超聲波檢查。
10. 胸部拍片:檢查肺部和心臟的X光片。
11. 尿常規(guī)檢查:檢查尿液中的各種成分。
12. 血常規(guī)檢查:檢查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等成分。
以上體檢項目可能會具體體檢項目和要求應以當?shù)亟逃只蝮w檢醫(yī)院發(fā)布的最新通知為準。
體檢哪種情況教資過不了
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教師資格證體檢不合格的情況:
1. 病史問題:
- 癲癇病、癔病、夜游癥、惡性腫瘤、嚴重血液病、嚴重神經(jīng)官能癥、精神病、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和依賴者。
- 結核病、支氣管擴張、慢性腎炎、麻風病、甲型肝炎、晚期血吸蟲病等疾病未治愈者。
2. 身體條件問題:
- 男性身高低于155厘米,女性身高低于150厘米(幼兒園教師資格申請者可放寬至男性不低于150厘米,女性不低于145厘米)。
3. 心臟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
- 器質性心臟病,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頻發(fā)性期前收縮等。
- 各種結締組織疾病(膠原疾病)、大動脈炎,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病、肢端肥大癥等)并伴有并發(fā)癥者。
4. 其他嚴重疾病:
- 類風濕脊柱強直、嚴重慢性骨髓炎。
- 肝大、質中等硬度以上;肝脾同時觸及,肝在肋下2厘米以內(肝生理下垂除外),脾在肋下2厘米以內,肝功能不正常;單純脾大超過2厘米,脾功能亢進;單純脾大3厘米以上。
- 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性巴肉芽腫、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未愈者,艾滋病患者。
5. 視力和聽力問題:
- 兩眼矯正視力之和低于5.0者,或有明顯視功能損害眼病者。
- 兩耳聽力均低于3米或一耳聽力低于5米、另一耳全聾。
6. 肢體和脊柱問題:
- 兩上肢或兩下肢不能運用;兩下肢不等長超過5厘米;脊柱側彎超過4厘米,肌力三級,顯著胸廓畸形。
7. 其他影響教學的疾病:
- 嚴重的口吃、嘶啞,口腔有生理性缺陷及耳、鼻、喉疾病之一,妨礙教學工作者。
- 面部畸形在3cm以上的疤、麻、血管瘤或白癜風、痣或身上明顯紋身等。
以上情況可能會導致教師資格證體檢不合格,具體標準可能因省份而異,建議參考當?shù)亟逃姓块T發(fā)布的具體體檢要求。
教資體檢是走過場嗎
教師資格證體檢并不是走過場。教師資格證體檢有明確的流程和標準,需要在縣級以上公立醫(yī)院進行,包括身高體重、矯正視力、聽力、血壓心跳、血常規(guī)、胸片、男女外科等多個項目。體檢要求嚴格,如《河南省教師資格申請人員體格檢查標準(2017年修訂)》中就詳細列出了各種不合格的情況,包括各種器質性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血液病、結核病未治愈、各種急慢性肝炎及各類病因所致的肝硬化、各種腎臟疾病伴有腎功能不全等。體檢完成后,體檢表需要醫(yī)生簽字并加蓋醫(yī)院公章,血常規(guī)化驗單、胸片報告單也要粘貼在體檢表上。教師資格證體檢是一個正式且必要的程序,旨在確保教師資格申請者具備相應的身體健康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