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人員每年培訓要達到()學時
涉密人員每年接受保密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4個學時。
涉密崗位和涉密人員確定的原則是
涉密崗位和涉密人員的確定遵循以下原則:
1. 以密定崗原則:機關、單位應根據本機關、單位產生、處理國家秘密的情況或者承接的涉密項目情況,梳理填寫相關報表,報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核確認。只有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才能確定為涉密人員。
2. 以崗定人原則:機關、單位要根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核確認的崗位情況,將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確定為涉密人員,并根據年產生、處理的國家秘密情況,確定其涉密等級。
3. 精準確定原則:涉密崗位精準,涉密崗位的界定執行嚴格的審核確認程序精準確定、涉密崗位名稱使用規范表述、涉密崗位根據年產生、處理的國家秘密情況,確定其涉密等級;涉密人員精準限定范圍,按照國家秘密最小化原則控制在履行職責所需要的最低限度,最大程度地控制涉密人員規模,做到涉密人員最小化;應定盡定,只要工作崗位是涉密崗位,無論身份、級別或涉密程度高低,都屬于涉密人員。
4. 動態管理原則:機關、單位應根據每一年度的實際及時調整涉密崗位并報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核確認,做到涉密崗位及時動態管理。各機關、單位應當將本機關、單位的涉密人員情況,按照年度報備要求報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涉密人員年度動態管理。
5. 分類管理原則:涉密人員按照涉密程度分為核心涉密人員、重要涉密人員和一般涉密人員,實行分類管理。
6. 科學確定、嚴格審查、分類管理、全程監督:涉密人員保密管理必須遵循保密工作內在的客觀規律,以科學確定、嚴格審查、分類管理、全程監督為管理原則。
這些原則確保了涉密崗位和涉密人員的確定既科學又精準,同時體現了保密工作的動態性和適應性。
保密教育培訓每年不少于
涉密人員在崗接受保密專題教育培訓的時間每年不得少于4個學時。這一信息可以在網上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