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政審不合格22種情況
公務員政審是錄用公務員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政審不合格的情況會影響考生的錄用結果。根據搜索到的信息,以下是政審不合格的22種情況:
1. 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游行、示威等活動的;
2. 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的;
3. 玩忽職守,貽誤工作的;
4. 貪污、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
5. 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或集體資財的;
6. 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
7. 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
8. 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9. 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的;
10. 因政治、經濟和其它問題正在接受審查且尚未有結論的;
11. 觸犯刑律被免予刑事處罰的;
12. 受過刑事處罰、勞動教養的;
13. 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
14. 曾被開除公職、黨籍和學籍的;
15. 在國家法定考試中有嚴重舞弊行為的;
16. 曾受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留黨、留校)察看處分的;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受到“記過”以上校紀處分且尚未解除的;
17. 被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辭退的;
18. 上一年年度考核被確定為不稱職(不合格)或上兩年年度考核兩次基本稱職(基本合格)的;
19. 嚴重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
20. 有配偶、直系親屬被判處死刑或正在服刑,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直系親屬或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危害國家安全罪等情形,報考政法機關的;
21. 有配偶、直系親屬或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正被立案審查,有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且正在服刑等情形,報考相關政法機關的;
22. 有其他違法違紀行為,不宜擔任公務員職務的。
這些情況均來源于搜索到的網頁信息,具體包括。考生在準備公務員考試時,應確保自己沒有上述情況,以免影響政審結果。
公務員政審不過例子
公務員政審是公務員錄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主要考察考生的德、能、勤、績四個方面,以及是否存在違法違紀行為等。政審不通過可能會因為多種原因,以下是一些政審不通過的典型例子:
1. 年齡問題:檔案材料記載的出生年月不一致,或者篡改年齡,導致政審被卡。
2. 不誠信報考:隱瞞在編教師身份報考或隱瞞工作經歷,被查實后政審不合格。
3. 學歷問題:學歷不連貫,如初中畢業未讀高中直接函授大專,或者修了不合規的學歷,政審不被承認。
4. 違法違紀問題:有無證駕駛機動車被拘留記錄,政審未通過。
5. 高考移民問題:高考移民被查出,導致政審不通過。
6. 家庭背景問題:有配偶、直系親屬或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死刑或正在服刑,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親屬被判處危害國家安全罪等情形,報考政法機關的政審不合格。
7. 實習證明公章造假:有考生因實習鑒定表上蓋了假公章,政審不合格。
8. 生活作風問題:有考生因大學期間談了多個女朋友,被認為生活作風存在瑕疵,政審不通過。
9. 存在回避關系:招錄單位的工作人員與考生存在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等,不得擔任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導致政審不通過。
10. 被列入失信懲戒人:新公務員法頒布后,被列入失信懲戒人是絕對容易被刷的。
11. 行政處罰:例如無證駕駛電動車被行政拘留,導致政審未通過。
12. 性格問題:有考生因性格內向在政審中被認為不適合公務員工作而被拒絕。
這些例子說明公務員政審不僅考察個人能力,還會涉及到個人品行、家庭背景、法律遵守等多個方面。考生在準備公務員考試的過程中,應確保所有信息的真實性,避免任何可能影響政審通過的行為。
公務員哪些崗位不查父母
公務員崗位中,普通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崗位在政審這一關通常不需要審查父母的無犯罪記錄證明,也就是說,這些崗位不會對父母的背景進行審查。具體來說,這些崗位包括但不限于非涉密的國企、銀行等。對于公檢法司、紀委、監獄、組織部宣傳部等崗位,以及被稱為“八大崗”的特定崗位(如央選消防國家bw,文職機要海關緝私,上海公檢法+邊防公安等),在政審過程中則需要審查父母的背景,并且可能需要開具父母的無犯罪記錄證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區和單位在政審環節的嚴格程度可能會有所差異,考生在報考時應提前咨詢具體的招考單位,了解相關要求。考生本人的政審情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考生本人有不良記錄,如犯罪記錄、開除公職等,將直接影響其政審結果。
參考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