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寫作業拖拉,甚至手機上癮,日夜顛倒,不去上學。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束手無策,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求助于專門改變孩子的戒網癮學校,叛逆學校等,但是花費比較大。其實很多孩子是不用送到學校,甚至醫院給出的檢查結果,也未必準確,建議家長自己先學習,審視自己。
青少年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說過,12歲以后的問題,原因都來自于12歲之前。
如果確實個人原因或者是精力不濟,學習也學了但是還是不知道怎么辦,最后一步的選擇可以求助學校。目前十堰是沒有此類學校的。以下列出幾個武漢的學校參考:
1、武漢紐特教育
2、漢川啟泰特殊學校
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確實讓很多家長頭疼。這種情況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自尊心增強、家庭教育嚴苛、溺愛、家庭不和睦和社會影響等。咱們一個個來看,順便舉些例子,讓大家更明白。 比如說,你家小孩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你當著很多人的面就開始數落他:“你怎么這么沒用啊?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這樣的話,孩子會覺得特別丟臉,心里肯定不舒服。他可能會立刻反駁你:“我怎么沒用了?你懂什么!”這就是因為他覺得你當眾讓他難堪了,所以產生了逆反心理。
再舉個例子,有的家長特別嚴格,孩子稍微做錯一點事情,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比如,孩子因為貪玩忘記寫作業,家長發現后,不僅沒收了他的玩具,還取消了他周末出去玩的機會。孩子心里就會覺得很不公平,可能會跟你對著干:“你憑什么管我這么多?我就要玩!”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會產生逆反心理。
還有種情況是家長太溺愛孩子。比如說,孩子從小到大想要什么就給什么,從來不讓他受一點委屈。可是有一天,你實在沒辦法滿足他的某個要求,比如說他非要買一個特別貴的玩具,而你手頭正好緊,沒法給他買。這時候,孩子可能會大發脾氣,甚至跟你鬧翻:“你不是最愛我了嗎?怎么連這點小事都不肯幫我!”這就是因為孩子習慣了被溺愛,一旦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家庭不和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比如說,夫妻倆經常吵架,甚至當著孩子的面吵。孩子心里會特別難受,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里。他可能會變得特別敏感,甚至對父母產生敵意:“你們天天吵,我為什么要聽你們的話!”這就是因為家庭環境不和諧,導致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
最后,社會影響也不能忽視。比如說,孩子在學校看到有些同學特別叛逆,總是跟老師對著干,覺得這樣很酷。于是,他也開始模仿這些同學,故意跟大人作對:“你們說東,我就偏要往西!”這就是因為孩子受到了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產生了逆反心理。
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家長一定要冷靜對待,不要一味地打壓。要嘗試跟孩子溝通,了解他真正的需求,然后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和教育他。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