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沿革
國家開放大學的前身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由鄧小平同志于1978年親自倡導并批示創辦。
2010年7月,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辦好開放大學”。同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將北京、上海、江蘇、廣東、云南等五省市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確定為“探索開放大學建設模式”試點單位,拉開了廣播電視大學戰略轉型的序幕。
2012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更名為國家開放大學。
2020年8月,教育部黨組審議通過《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并以部發文印發,明確要求把國家開放大學建成我國終身教育的主要平臺、在線教育的主要平臺和靈活教育的平臺、對外合作的平臺(四大平臺),標志著廣播電視大學轉型升級和開放大學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
二、學校性質與宗旨
國家開放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高等學府,專注于遠程開放教育。
學校的宗旨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服務全民終身學習、促進學習型社會形成。
三、校訓與?;?/span>
校訓:“敬學廣惠,有教無類”。其中,“敬學”出自《禮記·學記》,“廣惠”語出《逸周書·文傳解》,“有教無類”出自《論語·衛靈公》。
?;眨簢议_放大學標識整體造型由“OUC”組成,顏色選用中國紅,突出國家開放大學在中國教育領域的地位與代表性。圖形巧妙地將“e”(信息化時代的代表性符號)的概念融合到整體造型中,詮釋了“信息化”理念。標識所用到的基礎元素“c”造型,是由“原電大logo”演變而來,在顏色和形狀上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logo的識別特征。
四、辦學體系與規模
國家開放大學既是辦學實體,又是一個覆蓋全國城鄉的辦學體系,由1個總部、45個分部、3735個學習中心組成。
學校與相關部委、行業合作成立了14個行業學院和11個專門學院。
五、師資力量
國家開放大學積極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嚴把教師標準,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一線聘請千余名教授、專家參與學校專業和課程建設工作。
師資領域遍及各個學科,包括馳名中外的數學家華羅庚、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數十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一大批著名學者和行業企業專家。
六、人才培養
培養模式:以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為使命,實行寬進嚴出的教育制度,注冊學習,基于網絡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目標:適應社會成員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求,培養具有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應用能力,主要在生產、服務和管理崗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性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
七、教學平臺與資源
國家開放大學擁有完善的教學平臺,包括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國家開放大學“一網一平臺”等,為學習者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