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不逞之徒:因心懷不滿而鬧事搗亂的人。
【成語來源】:出自《左傳·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p>
【成語拼音】:bù chěng zhī tú
【成語聲母】:BCZT
【成語年代】:先秦成語
【用法分析】:不逞之徒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通常指犯罪分子或存心搗亂的人。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不逞之徒的近義詞】:不法之徒、亡命之徒
【不逞之徒的反義詞】:不速之客
【成語例子】:如有不逞之徒假托民軍,借端擾害治安,即為人民公敵。(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十八回)
【成語接龍】:
不逞之徒 → 徒勞無益 → 益壽延年 → 年年有余 → 余音繞梁 → 梁上君子 → 子虛烏有 → 有口皆碑 → 碑林墨海 → 海闊天空 → 空前絕后 → 后來居上 → 上行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