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敢進入虎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
【成語來源】:該成語源自《東觀漢記·班超傳》,原義為不敢進入虎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
【成語拼音】:bù rù hǔ xuè, yān dé hǔ zǐ
【成語聲母】:BRHX, YDHZ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強調(diào)冒險的重要性。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強調(diào)冒險與成功之間的關(guān)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近義詞】: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臨危不懼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反義詞】:安于現(xiàn)狀、畏首畏尾
【成語例子】: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他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勇敢地踏上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
【成語接龍】:
不入虎穴 → 虎頭蛇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輕心 → 心心相印 → 印證事實 → 實事求是 → 是非曲直 → 直言不諱 → 諱莫如深 → 深思熟慮 → 慮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