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逋慢之罪:不遵守法令的罪過。
【成語來源】:宋·王安石《再辭同修起居注第五狀》:“臣之區(qū)區(qū),辭說已窮,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茍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
【成語拼音】:bū màn zhī zuì
【成語聲母】:BMZZ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逋慢之罪作賓語,指代不遵守法令的行為;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生僻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逋慢之罪的近義詞】:不守法令、怠慢之罪
【逋慢之罪的反義詞】:遵守法令
【成語例子】:在治理國家時,官員們必須時刻警惕逋慢之罪,以免影響政務的順利進行。
【成語接龍】:
逋慢之罪 → 罪不容死 → 死而無憾 → 憾事難忘 → 忘年之交 → 交口稱譽 → 譽滿天下 → 下不為例 → 例行公事 → 事半功倍 → 倍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