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辭不達意:言辭不能確切地表達出意思和感情。
【成語來源】:《儀禮·聘禮》:“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茍足以達義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廟記》:“蓋五百年而書功烈者,辭不達意,余嘗嘆息之。”
【成語拼音】:cí bù dá yì
【成語聲母】:CBDY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辭不達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常用于說話與寫作中。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辭不達意的近義詞】:詞不達意、言不及辭
【辭不達意的反義詞】:言必有中、辭簡意足
【成語例子】:大概學作文時,總患辭不達意。——魯迅《兩地書》
【成語接龍】:
辭不達意 → 意興索然 → 然糠照薪 → 薪傳有自 → 自鄶以下 → 下車伊始 → 始亂終棄 → 棄甲負弩 → 弩箭離弦 → 弦歌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