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從容不迫:形容人遇事沉著冷靜,不慌不忙,態度鎮定。
【成語來源】:出自《莊子·秋水》,描述莊子與惠子在濠水邊辯論時,莊子贊嘆魚兒的悠閑自在,體現了從容不迫的心態。
【成語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
【成語聲母】:CRBP
【成語年代】:戰國時期成語
【用法分析】:從容不迫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常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形容人在面對困難或緊急情況時的冷靜態度。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褒義成語,強調鎮定自若的積極態度。
【從容不迫的近義詞】:處之泰然、鎮定自若、不慌不忙
【從容不迫的反義詞】:驚慌失措、手足無措、倉皇失措
【成語例子】:在突發的火災面前,消防員們從容不迫地展開救援工作。
【成語接龍】:
從容不迫 → 迫不及待 → 待時而動 → 動如脫兔 → 兔起鶻落 → 落花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類拔萃 → 萃英俊秀 → 秀外慧中 → 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