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七步之才:指在七步之內(nèi)能作成一首詩,比喻人的才思敏捷,文才出眾。
【成語來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yīng)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成語拼音】:qī bù zhī cái
【成語聲母】:QBZC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七步之才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褒義成語
【七步之才的近義詞】:七步成詩、文思敏捷
【七步之才的反義詞】:平庸無才
【成語例子】:曹植在危急時刻展現(xiàn)出七步之才,迅速作出詩句,令人嘆服。
【成語接龍】:
七步之才 → 才子佳人 → 人杰地靈 → 靈丹妙藥 → 藥石之言 → 言傳身教 → 教無類 → 類見類聚 → 聚沙成塔 → 塔尖風(fēng)輕 → 輕言細(xì)語 → 語重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