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捶骨瀝髓:比喻殘酷搜括民財,同“敲骨吸髓”。
【成語來源】:唐·陸贄《論長吏以增戶加稅辟田為課績》:“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瀝髓,隳家取財,茍媚聚斂之司,以為仕進之路。”
【成語拼音】:chuí gǔ lì suǐ
【成語聲母】:CGLS
【成語年代】:唐代成語
【用法分析】:捶骨瀝髓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書面語,形容剝削行為。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捶骨瀝髓的近義詞】:敲骨吸髓、剝削、榨取
【捶骨瀝髓的反義詞】:安居樂業、和諧共處
【成語例子】:在一些歷史時期,官吏為了個人利益,常常采取捶骨瀝髓的手段,導致民眾生活困苦。
【成語接龍】:
捶骨瀝髓 → 髓心血淚 → 淚如雨下 → 下不為例 → 例行公事 → 事半功倍 → 倍道而行 → 行尸走肉 → 肉中刺 → 刺人之心 → 心心相印 → 印證歷史 → 史無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