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全功盡棄:全部功效都喪失干凈,指之前的努力或成就完全白費。
【成語來源】:出自《戰國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
【成語拼音】:quán gōng jìn qì
【成語聲母】:QGJQ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全功盡棄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常指努力白費或成就毀滅。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通常用于描述失敗或損失的情境。
【全功盡棄的近義詞】: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全功盡棄的反義詞】:功成名就、事半功倍
【成語例子】:在連戰皆捷之后,若因一場敗仗而全功盡棄,實在令人惋惜。(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成語接龍】:
全功盡棄 → 棄暗投明 → 明光錚亮 → 亮亮堂堂 → 堂高級遠 → 遠見卓識 → 識時務者為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