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蚌鷸相持,指雙方爭執不下,導致兩敗俱傷,便宜第三者。
【成語來源】:出自《戰國策·燕策二》,描述了鷸鳥與河蚌之間的爭斗,最終被漁翁輕易捕獲的故事。
【成語拼音】:bàng yù xiāng chí
【成語聲母】:BYXC
【成語年代】:戰國時期成語
【用法分析】:蚌鷸相持可作主語、賓語或定語,常用于書面語中,形容雙方爭執不下的情形。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強調爭斗的無益性。
【蚌鷸相持的近義詞】:鷸蚌相爭、兩敗俱傷
【蚌鷸相持的反義詞】:相輔相成
【成語例子】:在這場商業競爭中,雙方都不肯妥協,最終導致了蚌鷸相持,反而讓其他公司趁機獲利。
【成語接龍】:
蚌鷸相持 → 持之以恒 → 恒心不變 → 變本加厲 → 厲兵秣馬 → 馬到成功 → 功成名就 → 就事論事 → 事半功倍 → 倍受關注 → 注重實效 → 效法前人 → 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