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北門鎖鑰:原指北城門上的鎖和鑰匙,后借指北方的軍事要地或戰略重鎮。
【成語來源】: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成語拼音】:běi mén suǒ yuè
【成語聲母】:BMSY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北門鎖鑰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常用于描述軍事要地或重要戰略位置。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北門鎖鑰的近義詞】:北門之管、邊防重鎮
【北門鎖鑰的反義詞】:無關緊要
【成語例子】:在古代,北門鎖鑰不僅是軍事重鎮的象征,也是國家安全的關鍵所在,正如宋代名相寇準所言:“主上以朝廷無事,北門鎖鑰,非準不可。”(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
【成語接龍】:
北門鎖鑰 → 鎖鑰之地 → 地廣人稀 → 稀世珍寶 → 寶刀未老 → 老當益壯 → 壯志凌云 → 云淡風輕 → 輕車熟路 → 路不拾遺 → 遺風余韻 → 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