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本同末異:本原相同,末流或結果不同。比喻事物同一本源,而派生出來的末流則有所不同。
【成語來源】: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文,本同而末異。”
【成語拼音】:běn tóng mò yì
【成語聲母】:BTMY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本同末異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常用于討論事物的相似性與差異性。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本同末異的近義詞】:大同小異、同源異流
【本同末異的反義詞】:天壤之別、截然不同
【成語例子】:在文學創作中,雖然風格各異,但本同末異,皆源于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例句自創)
【成語接龍】:
本同末異 → 異曲同工 → 工欲善其事 → 事半功倍 → 倍道而進 → 進退維谷 → 谷神不死 → 死而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