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伴食中書,指執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形容高官不盡職,尸位素餐。
【成語來源】:出自《宋史·胡銓傳》,描述了當時政治環境中一些無能的官員。
【成語拼音】:bàn shí zhōng shū
【成語聲母】:BSZ
【成語年代】:宋代成語
【用法分析】:伴食中書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常用于批評或諷刺不稱職的官員。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貶義成語
【伴食中書的近義詞】:伴食宰相
【伴食中書的反義詞】:能者多勞
【成語例子】:天下望治有如饑渴,而近伴食中書,漫不敢可否事。(《宋史·胡銓傳》)
【成語接龍】:
伴食中書 → 中書令 → 令行禁止 → 禁止令 → 令狐沖 → 沖鋒陷陣 → 陣前指揮 → 指揮若定 → 定海神針 → 針鋒相對 → 對牛彈琴 → 琴瑟和鳴 → 鳴鳳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