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思】:公門桃李:比喻某人引進的后輩或栽培的學生,常用于形容門下弟子眾多。
【成語來源】:出自《資治通鑒·唐紀則天順圣皇后久視元年》:“或謂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成語拼音】:gōng mén táo lǐ
【成語聲母】:GMTL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用法分析】:公門桃李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
【成語結構】:ABCD式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公門桃李的近義詞】:桃李滿天下、門下生輝
【公門桃李的反義詞】:門可羅雀
【成語例子】: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回:“不識公門桃李,許我杜采秋追隊春風、參入末座否。”
【成語接龍】:
公門桃李 → 李下不正冠 → 冠冕堂皇 → 皇天后土 → 土崩瓦解 → 解鈴還須系鈴人 → 人心所向 → 向陽而生 → 生龍活虎 → 虎頭蛇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輕心 → 心心相印 → 印證無疑 → 疑神疑鬼 → 鬼斧神工 → 工欲善其事 → 事半功倍